自由在高处最新未删节在线阅读免费下载 |
![]() |
|
古城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自由在高处 作者:熊培云 | 书号:43647 时间:2017/11/9 字数:3346 |
上一章 你制控,你励奖 下一章 ( → ) | |
世界电影,能动人心魄者,大抵可分为两类:一曰爱情,二曰逃狱。所以,走进任何一家音像店,你随处可见的便是有关监狱及“逃狱”的影片。甚至,在一些电影中,爱情同样被当作逃离的对象。 自由这个命题和爱情一样古老。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倘使我们将人生境遇视为一种此起彼伏、无休无止的逆境,那么“逃狱”便是件永恒的事情。正因为此,近来奥地利被绑架女孩在绑匪的地下室里度过8年并成功脫逃的新闻撩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扉。 论及逃狱电影,人们不约而同地会谈到《肖申克的救赎》及其灵感来源《逃出亚卡拉》,以及《美丽人生》、《送信到哥本哈 ![]() ![]() ![]() 譬如说《监噤》(Thekeeper)便是这样一部值得我们关注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克雷布斯是镇上德⾼望重的察警,在“追星族”眼里,他道德、勇敢、善良、守法。然而,谁也想不到,正是这个“完美男人”借办案之便将一位舞女(吉娜莫尔)囚噤在自家的地下室里。一切源自克雷布斯幼年时的心理创伤——他的舞女⺟亲被⽗亲杀害。和他的⽗亲一样,他憎恶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并试图用监噤或谋杀等手段来拯救那些沦落风尘的女子的灵魂。 克雷布斯把吉娜莫尔带进自己的林间小屋的地下室,里面有间铁栅栏囚室,紧接着厨房。连接囚室与外界的是一扇小窗,由于关在铁栅栏內,吉娜只能远远地望着窗子。从早到晚,望渴被营救的她不得不像看电视一样观望近在咫尺遥不可及的外面的世界。显然,这是一间经过隔音处理的地下室,所以即使吉娜看见窗户外面有人走动,也不可能发出哪怕一丁点求救的信息。她似乎注定只能通过向克雷布斯妥协以获得自救的机会。 影片中,克雷布斯有着极其复杂的 ![]() ![]() 和其他许多逃狱片相比,《监噤》情节简单,乏善可陈。意味深长的是片中克雷布斯的创造的“赚分”游戏。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寓言,它向我们展示了所有统治者实施统治与 ![]() 在囚噤的第一天,克雷布斯像仁慈的狱卒一样将早餐递给吉娜,隔着铁栅栏开门见山地希望吉娜能够接受他的改造——因为他是这里绝对的主宰者“不要试图破坏地下室內的物品以制造响声,引起别人注意”显然,吉娜并不在乎这一切。她扔掉了饭盒,痛骂这位终⽇⾝穿警服的绑架者。由此,克雷布斯公布自己的游戏规则——每个人(囚犯)都应该努力为自己“赚分” ![]() 无疑,对于绑架者来说,这种所谓的 ![]() 这个逻辑带来两个危险后果是:一方面,在别无选择时,迫于驱利避害的本 ![]() ![]() 显然,吉娜选择了屈服,她和颜悦⾊地接受克雷布斯的教导,不再和克雷布斯发生直接冲突。绑架者的逻辑是“我是为你好!”所以,当吉娜表现得如一只温顺的绵羊一样在铁牢里等着克雷布斯的施舍时,后者总会用“恭喜你”一类的口头禅来开始他们之间的谈话,或者说是克雷布斯对吉娜进行思想工作。 尽管克雷布斯为了申明自己的权威,偶尔会隔着铁栅栏开 ![]() ![]() 我们由此看到一个荒诞的场面,绑架者诚心诚意地希望人质在铁笼里过上体面的生活。谁都知道,这是一种毫无保障的生活,任何以臣服换取的“舒适”都是不牢靠的。所以,每当吉娜试图逃跑时,最后都会被克雷布斯抓回来,重新扔进地下室。然而,对于人质来说,获得自由才是真正体面的事。 不难发现,对于绑架者来说,奖赏是他们赠予人质的“天鹅绒监狱”如果说铁牢笼是为了囚住人质的⾁体,那么“天鹅绒监狱”所瞄准的则是人的內心,是对人质斗志的驯服和瓦解。久而久之,使人质“体制化”逐渐认同并参与这种奖励规则,为自己的生活“赚分”任劳任怨。正因为此,当吉娜无法忍受⾝上的肮脏时,她甚至会在深夜对克雷布斯⾼喊“赚多少分能澡洗?”在特定条件下,侮辱与被侮辱者达到某种平衡的状态。 当然,对于《监噤》这部影片而言,轻描淡写的“奖励”游戏只是个中微不⾜道的细节。由于人质只有吉娜一人,因此不能完整反映奖励给“人质世界”所带来的具有颠覆 ![]() 关于这一点,在乔恩图泰尔泰博执导的影片《本能反应》中曾有深刻演绎。在“谐和港”监狱,监狱管理者为了更好地控制囚犯,每天都进行一场分发“方块A”的扑克游戏。这个扑克游戏规定由狱卒随机分发给每位囚犯一张扑克牌。作为奖励,获得“方块A”的囚犯可以得到半小时望风的权利。由于这是一种随机分发的游戏,理论上每个囚犯都可能抓到方块A。 然而,这只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狱卒可以随意菗出“方块A”将它直接扔给任何一个囚犯,并鼓励那些骠悍的犯人从弱者口袋中抢走这项权利。原本是人人都可以平等享受的权利,因此变成一种专有的,惟有通过掠夺方可以获得的权利。无疑,管理者正是通过这种不人道的“扑克的统治”实现了对全体囚犯的 ![]() ![]() 事实上,自古以来,人们便意识到通过“奖励”不仅可以 ![]() ![]() 如果我们放宽视界,不难发现“奖励”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一直存在于历史生活之中。举例说,那些考了一辈子的老童生便是在某种程度上做了科举制度的“人质”他们皓首穷经,只为得到皇帝老儿预言的奖赏。如果说上述“谐和港”里望风是一项普世的人权,那么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读书受到社会合理的报偿更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当读书人别无选择、完全被纳⼊于皇权考评体系时,其本质上是旧时的才子被制度绑架了青舂。可怜其中许多人至死也不知道自己做了“旧制度的人质”不断地在旧制度中被 ![]() “自己的人生,别人说了算”这无疑是一种荒诞的困境。透过那些年深月久的时光,我们之所见,不过是无数遭受不合理制度与“奖励”双重绑架了的人生。所以,当李敖演讲“这是我的祖国,我必让它自由”时,我则说“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 wWw.gGcCXS.cOM |
上一章 自由在高处 下一章 ( → ) |
《自由在高处未删节》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谨,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古城小说网免费提供熊培云作品集自由在高处最新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