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人生最新未删节在线阅读免费下载 |
![]() |
|
古城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学问人生 作者:季羡林 | 书号:44548 时间:2017/12/2 字数:3586 |
上一章 代时中高 下一章 ( → ) | |
初中读了两年半,毕业正在舂季。没有办法,我只能就近读正谊⾼中。年级变了,上课的地址没有变,仍然在山(假山也)奇⽔秀的大明湖畔。 这一年夏天,山东大学附设⾼级中学成立了。山东大学是山东省的最⾼学府,校长是有名的前清状元山东教育厅长王寿彰,以书法名全省。因为状元是“稀有品种”所以他颇受到一般人的崇敬。 附设⾼中一建立,因为这是一块金招牌,立即名扬齐鲁。我此时似乎也有了一点雄心壮志,不再像以前那样畏畏缩缩,经过了一番考虑,立即决定舍正谊而取山大⾼中。 山大⾼中是文理科分校的,文科校址选在北园⽩鹤庄。此地遍布荷塘,舂夏之时,风光秀丽旑旎,绿柳 ![]() ![]() 这所新⾼中在大名之下,是能副其实的。首先是教员队伍可以说是极一时之选,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是山东中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国文教员王⽟先生家学渊源,学有素养,文宗桐城派,著有文集,后为青岛大学教师。英文教员是北大毕业的刘老师,英文很好,是中一的教员。教数学的是王老师,也是中一的名教员。教史地的是祁蕴璞先生,中一教员,好学不倦,经常从⽇本购买新书,像他那样 ![]() ![]() 中小生学都爱给老师起绰号,并没有什么恶意,此事恐怕古今皆然,南北不异。上面提到的“大清国”只是其中之一。我们有一位“监学”可能相当于后来的训育主任,他经常住在学校,权力似乎极大,但人缘却并不佳。因为他秃头无发,生学们背后叫他“刘秃蛋”那位姓刘的英文教员,生学还是很喜 ![]() 建校第一年,招了五班生学,三年级一个班,二年级一个班,一年级三个班,总共不到二百人。因为学校离城太远,生学全部住校。伙食由生学自己招商 ![]() 学校风气是比较好的,生学质量是比较⾼的,生学学习是努力的。因为只有男生,不收女生,因此免掉很多⿇烦,没有什么“绯闻”一类的流言。“刘秃蛋”人望不⾼,虽然不学,但却有术,统治生学,胡萝卜与大 ![]() 至于我自己,上面已经谈到过,在心中有了一点“小志”大概是因为⼊学试考分数⾼,所以一⼊学我就被学监指定为三班班长。在教室里,我的座位是第一排左数第一张桌子,标志着与众不同。论学习成绩,因为我对国文和英文都有点基础,别人无法同我比。别的课想得⾼分并不难,只要在考前背 ![]() ![]() 可事情还没有完。王状元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灵感,他规定:凡是甲等第一名平均成绩在九十五分以上者,他要额外褒奖。全校五个班当然有五个甲等第一;但是,平均分数超过九十五分者,却只有我一个人,我的平均分数是九十七分。于是状元公亲书一副对联,另外还写了一个扇面,称我为“羡林老弟”这实在是让我受宠若惊。对联已经佚失,只有扇面还保存下来。 虚荣之心,人皆有之;我独何人,敢有例外。于是我真正立下了“大志”决不能从宝座上滚下来,那样面子太难看了。我买了韩、柳、欧、苏的文集,苦读不辍。又节省下来仅有的一点零用钱,远至⽇本丸善书店,用“代金引换”(C.O.D.)的办法,去购买英文原版书,也是攻读不辍。结果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两年四次试考,考我了四个甲等第一,大大地満⾜了自己的虚荣心。我不愿意说谎话,我绝不是什么英雄“怀有大志”我从来没有过“大丈夫当如是也”一类的大话,我是一个十分平庸的人。 时间到了1928年,应该上三年级了。但是⽇寇在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杀了国中的外 ![]() 第二年,1929年,奉系的土匪军阀早就滚蛋,来的是西北军和国民 ![]() ![]() 因为我已经读了两年,一⼊学就是三年级。任课教员当然也不会少的;但是,奇怪的是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等课的教员的姓名我全忘了,能记住的都是国文教员。这些人大都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什么胡也频先生、董秋芳(冬芬)先生、夏莱蒂先生、董每戡先生等等。我对他们都很尊重,尽管有的先生没有教过我。 初⼊学时,国文教员是胡也频先生。他 ![]() ![]() ![]() 学期中间,接过胡先生教鞭的是董秋芳先生,他同他的前任迥乎不同,他认真讲课,认真批改生学的作文。他出作文题目,非常奇特,他往往在黑板上写上四个大字:随便写来,意思就是让生学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有一次,我写了一篇相当长的作文,是写我⽗亲死于故乡我回家奔丧的心情的,董老师显然很欣赏这一篇作文,在作文本每页上面空⽩处写了几个眉批:“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这真正是正中下怀,我写文章,好坏姑且不论,我是非常重视节奏的。我这个个人心中的爱好,不意董老师一语道破,夸大一点说,我简直要感 ![]() 我不记得⾼中是怎样张榜的。反正我在这最后一学年的两次试考中,又考了两个甲等第一,加上北园的四个,共是六连贯。要说是不⾼兴,那不是真话;但也并没有飘飘然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到了1930年的夏天,我的中学时代就结束了。当年我是19岁。 如果青年朋友们问我有什么经验和诀窍,我回答说:没有的。如果非要我说点什么不行的话,那我只能说两句老生常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苦”二字就是我的诀窍。说了等于⽩说;但⽩说也得说。 1998年8月25⽇写完 Www.GgCcXS.cOM |
上一章 学问人生 下一章 ( → ) |
《学问人生未删节》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谨,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古城小说网免费提供季羡林作品集学问人生最新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