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最新未删节在线阅读免费下载 |
![]() |
|
古城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边戎 作者:阿菩 | 书号:41798 时间:2017/10/3 字数:6783 |
上一章 海济帆扬 章零四一第 下一章 ( → ) | |
“有没有趣兴陪我玩一个游戏么?” “什么是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你并不知道自己是在游戏,整个世界也不会围绕你的意志而转动,所以你会害怕死亡,害怕贫穷,害怕失败因为你把一切都看得太认真了。” “那这个游戏岂不是和真正的人生差不多了?” “是啊…所以…所以…” “七将军,七将军!” 杨应麒醒了过来,只见左右站着好几个人:一个医生,一个和尚,两个服侍他的下人,欧 ![]() 杨应麒见到他惊道:“你…你怎么来了!” 陈正汇微微一笑,正要说话,便听杨应麒叫道:“头疼,头疼。” 欧 ![]() 过了半⽇,杨应麒从朦朦胧胧中完全清醒过来,问那和尚:“我昏 ![]() “两天了。” “两天?”杨应麒想起了那个怪梦,但随即跳起来道:“不好!燕云的战况不知如何了!”便把梦境都抛之脑后,命人唤邓肃来。 和尚出去后不久,一个人推门进来,不是邓肃,却是陈正汇,进门道:“七将军,邓志宏去雄州了,你找他可有什么事情么?” 杨应麒道:“雄州…我想找他问问这两天事情的变化。” 陈正汇道:“七将军若是要问这个,正汇或可代为回答。” 杨应麒皱了一下眉头道:“我还没问你怎么会来呢。还有,你来多久了?” “两天了。”陈正汇道:“我这次来,本来是要和七将军商量一下大皇后的事情。到的时候,七将军刚好从城墙上摔下,我一问才知道燕云战况大坏,颇⾜忧怀。不过这两天城外的契丹守军没什么动作,想必还是很忌惮我们汉部的兵马。至于刘延庆那边,情况还不明朗 杨应麒又问:“杨可世他们呢?” 陈正汇道:“目前驻扎在外城,与种彦崧他们并营而立。” 塘沽城墙和契丹城墙之间本来是块用以缓冲的空地,但自杨应麒促使种彦崧出墙开拓以后,塘沽的人渐渐改口把这片地方称为外城。相对的,两道城墙的称呼也就变成外城墙和內城墙了。不过现在外城墙大部分还控制在契丹人手里,所以所谓的外城也不甚全安。 杨应麒又问了许多这两⽇发生的情况,终于顿⾜骂杨可世道:“愚蠢!愚蠢!” 陈正汇道:“杨氏虽鲁莽,但一将之失尚不⾜为 ![]() “兵!”陈正汇道:“此次燕京巷战我也早听说了,大宋军队才夺了城池便饮酒作乐,将官或无法管制,或⼲脆就与兵丁同流合污-这样的兵如何能用?将不好,可以换,若兵都不能用,这仗还怎么打?但兵之所以坏,问题却是出在大宋的政治上!大宋的心脑全是毒素,四肢如何不萎缩?” 杨应麒叹道:“不错,我虽知宋事难为,可也没想到会糜烂到如此地步!” 陈正汇道:“大宋军纪紊 ![]() 杨应麒拍了一下手掌道:“不错!你马上帮我拟信,知会二哥让他调派辽口援军过来。 陈正汇愕然道:“辽口援军?调辽口援军过来⼲什么?” 杨应麒道:“如今塘沽有徐文精兵千人,种彦崧部亦可用,再调辽口精兵三千人,有五千人⾜以与耶律大石正面一战!” 陈正汇惊道:“七将军,你要直接出兵介⼊燕云么?” 杨应麒道:“哼一眼下杨可世在这里,我们便打着‘杨’字旗号,却待我领兵去会会耶律大石和萧⼲一千!我们从西路起兵,让刘延庆从南路夹攻!刘延庆兵多,我们兵精,两面夹击,我就不信杀不败这耶律大石!” 陈正汇大惊道:“这怎么可以!七将军,你糊涂了!” 杨应麒瞪眼道:“我糊涂?你敢说我糊涂!” 陈正汇苦笑道:“自古政务之首突然自署为将帅领兵上阵,很少有好结果的。眼下形势未明,七将军你作这等唐突之事,恐怕…恐怕后果难测!” 杨应麒哼了一声道:“你刚才不是让我早作打算么?” 陈正汇道:“我虽然让七将军早作打算,但不是这个意思。” 杨应麒道:“那是什么意思?” 陈正汇一时间竞不知如何回答,杨应麒挥手道:“就这样吧!赶紧拟书,我就不信打不赢耶律大石!” 陈正汇心中苦笑,暗道:“七将军在燕云的事情上太投⼊了,一时竞转不过弯来。但我那主意却不好出口,该如何说才好呢?” 杨应麒见他既不开口又不动,催着他办事,陈正汇正不知如何是好,便有鸽书密报传来。陈正汇打开一看,黯然道:“七将军,我们也不用争了。” 杨应麒奇道:“为什么?鸽书上说什么了?” 陈正汇叹道:“刘延庆败了,而且败得极惨。” 杨应麒怔道:“败了?怎么会…就算败,也不用败得这么快吧?鸽书!鸽书!给我看看!”接过来一看,但见鸽书上写着:“刘延庆大败,宋军陈尸百里,百万军粮俱为辽人所焚。”杨应麒手一颤,鸽书跌落在地上,过了好久才道:“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啊!天啊!”陈正汇黯然道:“具体如何,还得等邓志宏回来才能知道详情。七将军,调遣援军的事情我看也不急,等弄清楚情况再说吧。” 杨应麒挥手掩面道:“出去!出去!我要静一静!” 陈正汇阖上了门,便听见门內杨应麒突然嚎叫起来,叫得让人胆战心惊。门外的下人、幕僚无不惊恐,目视陈正汇询问他是否要进去看看,陈正汇却摇了头摇,守在门外,直到杨应麒嚎声渐歇。 邓肃终于回来了,満脸尘土地回来了。这些天他不是没有机会洗去脸上的灰尘,而是 ![]() 这些天汉部落力收集各方面的谍报,再加上邓肃带来的信息,几方面综合终于把这次战争了解了个大概。 原来耶律大石听说燕京被袭,在一段时间的惊惶后便镇定下来,命萧⼲带领主力急速回援,自己则留下驱使兵丁民夫布下一个长选数十里的***疑阵-本来跟郭药师约好举兵北进响应的刘延庆见到这等阵势竟然不敢动弹!⽩⽩失去了一举击垮耶律大石的良机! 偷袭燕京的宋军败北以后,耶律大石和萧⼲连夜分兵截断宋军粮道,擒获护粮将王渊,将他的亲兵留在帐中,夜里故意怈漏消息,大意云:杨可世己败,郭药师己降,金国汉部同意与北辽修好,如今数路大军齐至,平州援军在左,居庸关援军在右,以举火为号,耶律大石与萧⼲将以精兵冲击宋军主力,届时诸路并起,誓要将刘延庆二十万大军全歼于卢淘之南-跟着又卖了个破绽让王渊的亲兵逃出去向刘延庆报信!果然刘延庆由于上次被辽人打怕了,这次竞轻易地便信了这条消息,心中惊惧,第二⽇但见火起来,以为辽军大至,马上烧营焚粮而逃。契丹骑兵未到而宋军士卒自相践踏而死己是不可胜数!耶律大石和萧⼲趁机各领五千兵马纵横冲击,一⽇之间把大宋二十万大军的建制全部瓦解。从此宋人退居⽩淘之南,闻辽⾊变,童贯连听到马蹄声也睡不安稳! 邓肃愤然道:“我见到刘延庆时,他正准备退兵。我极言兵不可退!又言金国汉部之盟必然不逾,且耶律大石绝无全歼大宋北征军之兵力!但他竞全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我一边说他一边指挥属下收拾东西-我还没说完他己经骑上马准备走了!他尚且如此,何况他手下的兵将?主帅令旗未动,那些首先得到消息的兵将便都先跑了!当时兵荒马 ![]() ![]() ![]() 杨应麒此刻没心思留意关于那位“韩将军”的细节,只是听着邓肃的叙述发呆。宋军此败对杨应麒和邓肃打击很大,欧 ![]() 邓肃临走前仰天叹道:“都成这样子了,还有什么办法?难道这便是天意?” 杨应麒听到天意二字脸⾊一黯,站起来也回去了。屋內只剩下两人时,欧 ![]() 陈正汇道:“七将军只是一时沉 ![]() 欧 ![]() 陈正汇道:“不然!辽人方胜,胜的是宋人,徐文李成他们未必会受影响。而且如今北辽国势狭促,决可能两面作战!耶律大石他们能够大胜宋人,必然是在南路组织了大规模的兵力,眼下外城墙的辽军兵力多半反而不如平时強劲!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反扑,多半能够成功!此战若胜,对提⾼我汉部在燕云、两河的威望将大有好处!” 欧 ![]() 当⽇陈正汇在杨应麒的默许下暂时接掌了塘沽政务,配合欧 ![]() ![]() ![]() ![]() 塘沽一战的全胜在燕云、两河地区产生极为奇妙的舆论效果:大宋二十万大军打不过契丹两万人马,而契丹数千人马在汉部八百众面前却不堪一击-这一仗的胜利不但让汉部扩大了塘沽的实际控制面积,而且让一部分在各方势力摇摆不定的人在內心的利益天平上又朝汉部这边倾斜。 邓肃在这次大胜之后精神为之一振,杨应麒低落的情绪却半点不受影响。陈正汇见他这样,问他为何不⾼兴,杨应麒淡淡道:“这种胜利,对维持我原先的战略规划一点意义都没有。” 陈正汇道:“七将军心中的战略规划,正汇不敢说完全明了。但见七将军如此烦恼,想必是那规划难以维系了。” 杨应麒叹道:“不错。很难,很难。” 陈正汇道:“登⾼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立⾝之志当如磐石不可转移,为政之道当如流⽔变化随势!如今局势如此,七将军若再拘泥于原先的方略,会不会太” 杨应麒瞪了他一眼道:“你是要说我太迂腐?还是要说我太不识时务?” “不敢。”陈正汇道:“只是该变化时,便当变化。” 杨应麒哼了一声道:“如何变化?” 陈正汇道:“ ![]() ![]() 杨应麒怫然道:“你要我弃燕云么?” 陈正汇道:“是。” 杨应麒怒道:“你可知道弃燕云意味着什么?” 陈正汇道:“一城一地,不⾜萦怀。” 杨应麒冷笑道:“一城一地?别人关心的是眼前的胜败,我想到的却是十年內的大局!以眼前局势而言,确实只是一城一地,但若以十年之视野来看,今⽇弃燕云,明⽇便是弃大宋-陈正汇,你是要怂恿我弃大宋么?” 陈正汇脸⾊为之一黯,叹道:“世间若无汉部,则我陈正汇当与大宋同生死,虽知其不可而不敢变节。但世间己有汉部,则我辈有用之躯,何必为一失去天命人心之赵氏而赴其必败之难?” 杨应麒冷笑道:“赵家官人的荣辱祸福关我庇事-但燕云不取则中原难保-中原一旦沦陷,千万同胞陷⾝⽔火,你陈正汇也能视若无睹么?看着同胞的尸山⾎河,你的良心能安么-?”陈正汇沉昑道:“那七将军的意思是…” 杨应麒道:“我本来希望赵官人能暂时维持个十年八年,等我们在长城外把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完,那时再来料理长城內的事情!可现在…” 陈正汇应声道:“可现在七将军的这想法,只怕己经很难行得通了!” 杨应麒长叹道:“不错。” 陈正汇又道:“自保保人自是上策,但上策不得行,只好取中策:先行自保,再窥时局l!” 杨应麒道:“我不是没这么想过,但…但一来我忍不下这心,二来我怕二哥他们会有意见!” 陈正汇道:“当断不断,时机一过,我怕到时候我们便想自保也难了!而且汉部非二将军一人之物!辽南、流求、⿇逸三地百万军民,岂能为二将军一人之⾼志而冒蹈⽔火⼊刀山之奇险!” 杨应麒道:“这不是二哥一人的⾼志,相反,应该说二哥是有此等志气者的代表-我怕的不是二哥不⾼兴,我怕的是汉部会裂分!”顿了顿又道:“这群人数量未必很多,但他们的执着乃是我汉部最大的财富!这等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精神一旦沦丧,那这个汉部还有多少值得我们留恋的地方?若是只以成败与利益论英雄,那我们就该推六哥来作我们的首领了?” 陈正汇道:“但汉部要走的路,也不能以二将军心中所思所想为主导-否则我们接下来的路,只怕便会很坎坷了。” 杨应麒沉昑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陈正汇道:“七将军,回津门吧。” 杨应麒一震道:“回去?现在?” “不错!”陈正汇道:“回去!现在!如今北面之事亦有变化,需要七将军回去坐镇! 杨应麒问:“那燕云呢?” “燕云之事,只能顺其自然了。”陈正汇道:“不管怎么样,七将军都己经尽力了!这一点,汉部內外知情者均有目共睹。就是二将军来了,也不能说什么。” 杨应麒目视陈正汇,良久,良久,才道:“若杨朴来跟我说这番话,我不奇怪。但没想到会是你来说!” 陈正汇太息道:“正汇从楚州回来以后,心志便变得比朴之他们更为执着——这一点七将军难道还没发现么?如今我心中己视汉部为正统一大宋于我,正如商之于周人,秦之于汉人,隋之于人唐!彼是养我之⽗⺟,育我之故邦-然旧屋既坏,自当另起楼台!” 杨应麒冷笑道:“若在金国为官,你也说这等话么?” 陈正汇变⾊道:“七将军何必诬我为胡人!” 杨应麒淡淡道:“在宋人眼中,我们未必不是胡人。” 陈正汇正⾊道:“华夷之辩,要者有四,⽇种,⽇文,⽇志,⽇制!如今汉部部民以汉裔为主,以华统为宗,以大公为志,虽部內种族在数量上有主⼲支流之分,但无胡人迫汉、汉人迫胡之制——若这样也是胡人,陈正汇又何妨做个胡人!” 杨应麒听了这番话默默点头道:“你说的有理。一直以来我都很在乎宋人对我们的看法,现在看来,我反而不如你想得清楚。罢了罢了-燕云之事我们己无能为力,接下来便靠赵官人自己的了。我们把塘沽的事情料理一下,若无变故便回去吧。” 陈正汇道:“二将军那边…” 杨应麒道:“等燕云之事告一段落,我便促请大哥召开一次最大规模的元部民会议,让六哥、四哥都到辽口聚聚。大家的想法虽然有些出⼊,但几兄弟们聚在一起当面说清楚,或许能想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来。” 陈正汇见杨应麒精神恢复旧观,心中大慰,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他走了以后,杨应麒换上便⾐,只带了两个心腹护卫来到海边散步。 其时月明星稀,海风抚面,杨应麒踩着海滩上的沙砾贝壳,心道:“不知还有没有机会见到这夜景,若有机会,不知会是几时!” 他在海边一直待到天亮,直到塘沽的晨钟传来,醒唤了这座新兴港城的居民,也引起了杨应麒內心的共鸣。 旭⽇⾼升以后,塘沽港口开始有船只扬帆出海。面对变化莫测的大海,没有人知道这艘船的未来会怎么样一是満载着财富、荣誉与 ![]() |
上一章 边戎 下一章 ( → ) |
《边戎未删节》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谨,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古城小说网免费提供阿菩作品集边戎最新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