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诅咒最新未删节在线阅读免费下载 |
![]() |
|
古城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百年诅咒 作者:那多 | 书号:39357 时间:2017/9/5 字数:5521 |
上一章 格威茨 下一章 ( → ) | |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 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里。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一八九九年中学毕业,⼊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一九零零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他有意识地深 ⼊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 ![]() 茨威格早期的诗集《银弦》(1901)和《早年的花冠》(1906)、小说集《埃利卡·艾瓦尔德之恋》(1904)等,受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缺乏內容和新意。 从一九零七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创作上渐趋成 ![]()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茨威格在《柏林⽇报》(9月19⽇)上发表《致外国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于同他们的友谊,以及来⽇和他们携手重建欧洲文化的愿望。第一次大战期间,欧洲许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摆脫狭隘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影响,唯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反战立场,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茨威格经历了战后的灾难:饥馑、寒冷和通货膨 ![]() 一方面是传记著作。他的《三大师》(1920)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陀耶夫斯基。接着,他撰写了《罗曼·罗兰》(1921)。其他的传记著作有:《同魔鬼作斗争》(1923,记述三个患精神病的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自画像的名手》(1928,记述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精神疗法》(1931,记述发明催眠术的奥地利医生墨斯墨尔、所谓“基督教科学”创始人玛丽?贝克和著名精神病学者弗洛伊德),《玛丽亚?安托万內特》(1932)和《玛丽亚?斯图亚特》(1933)等。这些著作表达了他对于以自由精神和人道主义为中心的西欧文化的尊崇。 另一方面是小说。《心的焦躁》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作于一九三八年。这一时期的中短篇包括:《恐惧》(1920;1925年改写)、《马来狂人》(192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2)、《月光胡同》(1922)、《看不见的珍蔵》(1927)等等。他作品的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他最擅长的手法是细腻的心理描写。他尤其着重选取资产阶级社会中妇女的不幸遭遇的题材,揭露“文明人”圈子的生活空虚和道德败坏,谴责对女 ![]() 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一九三四年发生维也纳事件,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要求德、奥合并,茨威格不得已迁居英国。一九三八年,奥地利并⼊德国后,他便加⼊英国籍,不久又离英赴美,一九四零年经纽约去巴西。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茨威格和他的 ![]() 茨威格一生写过、同情过许多人的不幸遭遇,他的不幸遭遇自然也得到一切反法西斯的人们的同情。 斯蒂芬。茨威格代表作 《恐惧》 《月光小巷》 《看不见的珍蔵》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茨威格之死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突然传出茨威格和他的 ![]() 希特勒上台前,茨威格便看出法西斯包蔵祸心,绝非善类。一九三三年法西斯分子上台不久,便制造了国去纵火案,企图向全世界证明,际国共产主义,也就是世界犹太主义, ![]() ![]() ![]() ![]() ![]() 我们不妨看看他在杀自当天写的绝命书: “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亟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它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我对这个家国的热爱与⽇俱增。与我 ![]() ![]() 茨威格在杀自之前写的自传《昨⽇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份更详细的绝命书。他在回顾一生时描写了那个昨⽇的世界,他自己就属于这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作为作家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触动人们的感情。而在这现实世界里,他感到无能为力。于是他回忆起罗曼?罗兰对他说过的话:“它(艺术)可以给我们,我们个别的人以慰藉,但是它对于现实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他写了《象棋的故事》之后便就此搁笔,他那长达三十二年之久的巴尔扎克研究也就此中辍。其实,《象棋的故事》是揭露法西斯十分有力的武器,但这个武器的效用是內在的、缓慢的。而茨威格却急不可待,失去耐心了。脑力劳动之所以是他最⾼的乐趣,乃是因为他通过脑力劳动可以影响人们。如今既然无从影响人们,也就生不如死了。我们前面提到他在流亡期间物质上的优越条件,然而物质毕竟不是决定一个人幸福还是不幸的主要原因和条件。精神上的磨折往往甚于⾁体上的酷刑,对于思想敏锐、感情细腻的人,更是如此。这点,他在《象棋的故事》里写得十分深刻而个人信服。在各式各样的法西斯的牢房里,有多少优秀之士不堪这种磨折,终于精神崩溃;又有多少人,因为忍受不了这种无声无形的酷刑,內心极度痛苦,终于在杀自中寻找解脫痛苦的途径。茨威格⾝在国外,没有受到他的亲友们遭到的厄运,但他去国离家,成为四海飘零的流亡者,內心同样各受磨折。他那敏感的心灵,既承担着自己的痛苦,也分担着在祖国受害迫的亲友、同胞的忧患。于是,他感到心力 ![]() 再加上他为人正直,不是仅仅考虑个人的安危荣辱。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对人类未来的设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所摧毁。连天烽火,遍地尸骨,人 ![]() ![]() 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大师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民众,不久前曾踊跃参加这位作家的朗诵会,这时怀着悲痛的心情跟在灵车后面为他送葬。巴西府政决定把茨威格生前最后几天住过的那幢坐落在彼特罗波利斯的别墅买下来,作为博物馆供人参观。 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创作如⽇中天,在德国作家中拥有读者之众,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作品雅俗共赏,销售量直线上升,他思想深邃而不流于晦涩,文字平易而不流于肤浅,情节动人而无斧凿的痕迹。他没有德国作家故弄玄虚的通病,没有玩深沉的“哲理思考”也没有为卖弄渊博而故意生造出来的古怪词句。茨威格这种纯正真切平易近人的风格,是他赢得读者的主要原因。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茨成格既是个杰出的艺术家,又是个能给人以慰藉、启迪的朋友。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却长期为文学史家和评论家所忽略。 一九三三年以前,反映迟钝的文学评论家还来不及对他的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一九三三年茨威格的作品被焚遭噤,从此这位犹太作家几乎从德国学者的视野中完全消失。 一九四五年以后,茨威格的作品首先在国美和⽇本,接着在苏联引起強烈反响,惟独在德语家国似乎为人所遗忘。直到一九八一年,茨威格诞生一百周年,联邦德国S?费歇尔出版社重版了茨威格的作品,他的中短篇名篇《奇妙的夜一》、《感情的混 ![]() 我们深信,这位优秀的维也纳大师不仅会以他杰出的作品感动国中读者,还会以他崇⾼的精神赢得国中 民人的同情、尊敬和热爱。 Www.GGccXS.cOM |
上一章 百年诅咒 下一章 ( → ) |
《百年诅咒未删节》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谨,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古城小说网免费提供那多作品集百年诅咒最新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