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最新未删节在线阅读免费下载 |
![]() |
|
古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3398 |
上一章 二十二百一纪宋 下一章 ( → ) | |
起屠维协洽六月,尽上章涒滩四月,凡十一月。 ○⾼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 六月,己酉朔,金主初御冠服。 签书枢密院事楼炤,与东京留守王伦同检视修內司。趋⼊大庆殿,过齐明殿,转而东,⼊左银台门,屏去从者;⼊內东门,过会通门,由垂拱殿后稍南至⽟虚殿,乃徽宗奉老子之所;殿后有景命殿。复出至福宁殿,即至尊寝所,简质不华,上有⽩华石,广一席地,祖宗时,每旦北面拜殿下,遇雨则南面拜石上。稍北,至坤宁殿,屏画墨竹芦雁之属,然无全本矣,它殿画皆类此。自福宁至钦先、孝思二殿,钦先奉诸帝,孝思奉诸后,帐座供具犹在。出肃雍门,至⽟舂堂,规模宏壮,非它位比,刘豫尝对伪臣于此。左竹径之上,有 ![]() 庚戌,皇后邢氏崩于五国城,年三十四。 乙卯,帝谓秦桧曰:“山陵事务从俭约,金⽟之物,断不可以一毫置其中,前世厚葬之害,可以为鉴。” 丙辰,签书枢密院事楼炤至永安军,先谒昭、厚二陵及会圣宮。昭陵因平冈种柏成道,旁不垣,而周以枳橘,四面缺角,所存者半。神门內石羊、马、驼、象之类皆在。神台三层,⾼二丈,俱植柏。最下约广十五丈,为⽔道者五。大门外石人对立,其号下宮者,乃酌献之地,已无屋,而遗基历历可见。馀陵规模皆如此。诸陵前控洛⽔,左少室,右嵩⾼,山川佳气不改,而室屋皆为伪守窦玠所毁,宮墙內草深不见遗址。旧分⽔南、⽔北,⽔北尚有二千户,⽔南墟矣。 己未,金主从容谓侍臣曰:“朕每阅《贞观政要》,见其君臣议论,大可规法。”翰林学士韩昉曰:“皆由太宗温颜访问,房、杜辈竭忠尽诚,其书虽简,⾜以为法。”金主曰:“太宗固一代贤君,明皇何如?”昉曰:“唐自太宗以来,唯明皇、宪宗可数。明皇所谓有始而无终者,初以艰难得位,用姚崇、宋璟,惟正是行,故能成开元之治;末年怠于万机,委政李林甫,奷谀是用,以致天宝之 ![]() 壬戌,观文殿学士、左正议大夫、新知宣州汪伯彦为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时伯彦⼊见,命坐,甚宠。伯彦上所著《中兴⽇历》。后三⽇,遂有是命。 甲子,宝文阁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胡 ![]() 己巳,光山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士祇,兵部侍郞张焘,自西京朝陵还,⼊见。帝问:“诸陵寝如何?”焘不对,唯言万世不可忘此仇,帝默然。 保平、静难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吴玠薨于仙人关,年四十七。诏辍朝二⽇,赠少师,赙帛千匹。 玠御下严而有恩,故士乐为之死。其后制置使胡世将问玠所以胜于其弟右护军都统制璘,曰:“敌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不决,然其弓矢不若国中之劲利。吾尝以长技洞重甲于数百步外,又据其行使,争出锐卒,与之为无穷,以阻其坚忍之势。至于决机两陈之间,则璘有不能言。”然玠晚节嗜⾊,多蓄子女,饵金石,以故得咯⾎疾死。后谥武安。 初,富平既失律,蜀口屡危,金人必 ![]() 辛未,签书枢密院事、大金报谢使韩肖胄,自金国还至东京。肖胄初⼊北境,迓者谓当称谢恩使,肖胄以使命敕授,不敢辄易。论难三四,金人卒不能夺。 壬申,签书枢密院事楼炤至长安,留十馀⽇。 初,夏国主乾顺所遣鄜、延、岐、雍经略安抚使李世辅, ![]() ![]() 时金人已还河南地,炤出朝廷赦书以示世辅,世辅未之信。有耿焕者,与世辅有旧,为言真诏也,世辅即率所部南望拜赦,因遂说夏人南归。夏人多怀土,独与愿从者二千人来,而王枢者反说世辅还夏,世辅遂擒之。枢才⼊境,即望阙遥拜,言夏国主感圣恩,将遣使⼊贡。炤闻之,因与宣谕使周聿皆以书招世辅归朝,有命行府备差遣王晞韩护枢赴行在。 乙亥,同签书枢密院事王伦,自京城赴金国议事。 初,右副元帅沈王宗弼既还祁州,密言于金主曰:“河南之地,本昌与宗磐主谋割与南朝,二人必 ![]() ![]() 丙子,兵部侍郞兼史馆修撰张焘兼权吏部尚书。 夏国有芝生于后堂,国主乾顺作《灵芝歌》,俾中书相王仁宗和之。辛亥,乾顺殂,谥曰圣文皇帝,庙号崇宗,子仁孝嗣立。 是夏,金以李鄴为翰林学士承旨,行台户部尚书冯长宁为东京户部使。自大名至其东京,凡五千里。 是时金人置司河间、真定、平 ![]() 金主命司马朴试举人于燕京,得中山石琚为首。 金人科举之制,先于诸州分县赴试,县令为试考官,号乡试。惟杂犯者黜,榜首曰乡元。次年舂,分三路类试,自河以北至女真皆就燕,关西及河东就云中,河以南就汴,皆取旨选官知举,号府试,凡二人取一,榜首曰府元。至秋,尽集诸举于燕,号会试,凡六人取一,榜首曰状元。分三甲,上甲皆赐绯,虽下甲,率十三年而转奉直大夫。所试分词赋、经义二科,仍兼律义。亲戚不回避,有私者决沙袋。其后又有明经、明法、童子等科,然不擢用,止于簿、尉,后复置御试于上京,士人苦之,多不往,则就燕京官之。 秋,七月,己亥朔,金主执其太师、领三省事宋国王宗磐,太保、领三省事、兗国王宗隽,滕王宗英、虞王宗伟。 先是郞君和什者谋反,下大理狱,事连宗磐等。会宗磐等以朔⽇⼊见,因伏兵执之。辛巳,皆坐诛。 初,宗磐自以太宗长子,尝与金主争位;而左副元帅鲁王昌,实穆宗长子,金主大⽗行也。宗翰殁后,宗戚大臣多惧祸,故二人有逆谋。宗英、宗伟与宗磐同产,知其情,既被诛,悉除属籍。右副元帅沈王宗弼已平內难,遂驰至燕京,囚燕京留守彬王宗孟及其子禀。宗孟,宗磐弟也。既而咸州详兗沂王晕,亦以通谋伏诛。 金主以左副元帅鲁国王昌,属尊,有大功,释不问,出为行台左丞相,手诏慰遣;以杜充为行台右丞相,以萧宝、耶律晖为行台平章政事。昌怒曰:“我开国元臣也,何罪而与降奴为伍!”降奴,谓充等也。 金主以太傅、领三省事秦国王宗⼲为太师,进封梁宋国王;拜右副元帅沈王宗弼为都元帅,进封越国王;以尚书左丞萧庆为右丞相;陈王希尹,诏书不名,肩舆升殿。 始,宗弼之杀诸王也,希尹与其谋。希尹子昭武大将军达勒达,有智略,力兼百人。宗隽⼊见,达勒达自后执其手而杀之,故有是赐。 甲申,诏:“疆新县令,自今并差文臣。” 自建炎间始置武令,刘豫因之,论其以为不学而从政,民间被害甚众,故复用文臣。 丁亥,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周纲权尚书吏部侍郞。 是⽇,同签书枢密院事王伦至中山府,为金人所拘。 壬辰,彰武军承宣使、知金州兼陕西宣谕使郭浩为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安府,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趣令以所部之任。武康军承宣使、利州路经略安抚使、川陕宣抚使都统制、节制成、凤州杨政为熙河兰巩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定军国承宣使、熙河兰巩路经略安抚使兼右护军都统制、节制阶、岷、文、龙州吴璘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秦州。仍诏郭浩、杨政、吴璘,并依旧听四川宣抚使节制。时陕西新复,永兴、泾原、环庆三路伪官张中孚、赵彬、张中彦为帅。熙河慕容洧叛,鄜延关师古⼊朝,秦凤无帅,楼炤以便宜命浩等分镇三路。于是炤 ![]() 诏:“新复州军,请佃官田纳租外,免输征税。” 刘豫之僭也,租税并取之,至是有举人上书,请去其一。户部言:“自己之田谓之税,请佃田土谓之租。自来不曾有并纳租税指挥。”乃依旧制。 甲午,尚书兵部侍郞兼吏馆修撰张焘权吏部尚书。 乙未,诏临汝军殄寇县复旧县名。县,刘豫所改也。 丙申,诏置司看详刘豫伪命官换给。帝曰“朕方以天下为度,凡伪命者既已宽贷勿问,使其才可用,亦当镮试用之。”遂命都省、察院委官如赏功司例。 乙亥,诏:“金州依旧隶四川宣抚使司,虢州隶京西,商州听金州节制。”自五路初复,而商、虢复隶陕西,至是陕西宣谕使周聿、郭浩言:“五路并在秦川之北,万一盗贼出没,五路便见隔绝,岂能南来为朝廷用!商州旧属川陕,自讲和之后,还隶陕西,而武关、秦关之险并在其北,何以制御!况虢州跨河带山,北临陕郊,最为要害之地,今亦属陕西,非所谓以近致远也。”故有是旨。 庚子,王伦在中山,始闻宗磐等已诛,同行者皆忧,俄金人令赴祁州。 金主捕鱼混同江,纲绳绝,曹国王宗敏乘醉鞭马⼊江,手引系纲大绳,沈于⽔。金主呼左右救之,仓卒莫有应者,显武将军完颜思敬跃⼊⽔,引宗敏出。金主称叹,赏赉甚厚,擢思敬为右卫将军。 八月,己酉,复淮南诸州学员官。 庚戌,楼炤自凤翔归,⽩川陕诸军冬⾐,已下成都府等路取拨十六万匹,帝曰:“蜀土频年调发,凋弊已甚。今吴玠一军既分屯关陕,馈运十省八九。若更能镌减冗官,四川民力,庶几其少纾乎!” 诏川陕宣抚司便宜补官,限一年陈乞换给。时言者论名器浸轻之弊,以为:“三岁大礼廕补,三年科举,所得之士共止数百人,而便宜补官,一岁之间乃倍此数。今罢便宜圣旨已五年,其所换给约万计。乞限一年,庶息奷弊。”因有是旨。 金鲁王昌至燕京,愈骄肆不法,与翼王古兰谋反。金主渐知其与宋 ![]() 乙亥,楼炤奏以保安军寇成知环州。 帝曰:“陕西沿边控制夏国,最为要害,当择久在军中,谙练边事,或本土武人,方能保固障塞,民得安业。可札付炤,令谕诸帅。”翼⽇,秦桧奏:“已行下诸帅,如上旨。”帝曰:“堡寨最沿边急事,神宗戒陕西诸帅,悉出手批。然于器械则稍变古法,新法弓稍短,不能及远,又放箭拘以法,不能中的。朕自幼年即习骑 ![]() ![]() 丙辰,右朝请大夫、淮南西路转运判官李仲孺知庐州。 时武信军承宣使、知庐州张宗颜卒,故以仲孺代之。淮西宣抚使张俊遂命统制官田师中将宗颜之众八千人归建康。后赠宗颜保静军节度使,谥壮敏。 戊午,金都元帅越国王宗弼,杀鲁国王昌于祁州,丞其首以献。昌临刑,谓宗弼曰:“我死之后,祸必及尔,宜早图之。”宗弼不答。 己未,帝谕大臣曰:“吴玠军马既移屯熙、秦等路,便当以五百人为一指挥,令诸帅招填,稍⾜旧额,与弓箭手参用,缓急之际,有⾜倚仗,庶几渐复祖宗之旧。金人和议虽坚,安能保其终久无衅!况夏人乍臣乍叛,尤难保持。今⽇边防,尤不可忽。” 庚申,中书舍人王次翁试尚书工部侍郞。 庚戌,诏东京留守司搜访郊庙礼器来上。时当行大礼,帝以渡江后所作礼器多不合古,故命访之旧都。礼官初议郊与明堂当间行,秦桧 ![]() 尚书左司员外郞晁谦之权户部侍郞。 庚午,给事中苏符充贺大金正旦使,知閤门事王公亮充副使。寻命各官其家一人。 乙亥,雄武军承宣使关师古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行营中护军前军统制。师古自延安⼊朝,既对,遂有是命。 诏知晋宁军折可求兼主管本军沿边安抚司公事,措置兴后麟、府州,用楼召请也。 丁丑,太⽩昼见。 初,金人 ![]() ![]() 九月,戊寅朔,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护军国承宣使李世辅言:“初归朝⽇,有⽗⺟兄弟之仇,臣曾报复,乞待罪。”诏:“世辅有功鄜延,特放罪。”后四⽇,引对便殿,帝谕曰:“卿竭忠归朝,立功显著。”乃起复故宮,赐名忠辅,除枢密院都统制;俄又赐名显忠。 金降封太宗诸子。大司空完颜昱罢。 癸未,给事中苏符试尚书礼部侍郞,仍兼资善堂翊善。 枢密直学士、成都、潼川府、夔州、利州路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胡世将为宝文阁学士、川陕宣抚副使,置司河池,诸路并听节制。世将精神明悟,闲习吏治,其守成都,甚有政绩,至是就用之。 世将既除宣副,诸将皆贺,世将语之曰“世将不能骑 ![]() 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张中孚,言边隅无警,望许臣⼊觐阙庭,诏俟舂爰起发。 既而秦凤等路提点刑狱公事宋万年遗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书,言:“昨颁降新复河南诏书,张中孚等初不曾拜,却将金国诏书宣读。百姓见诏书上有本朝庙讳、御名,皆不忍闻。万年昨密问吴璘:‘万一兵复渡河,如何描画?’璘谓:‘中孚等重兵在手,为秦凤腹胁之患,內外相应,必来捣虚。我军既守家计,安能远出接见!’以此见中孚等 ![]() ![]() ![]() 甲午,名皇太后宮曰慈宁。 丙申,诏:“汝州郏城县故资政殿学士苏轼坟、寺,以旌贤、广惠为名。”以孙札部侍郞符援范镇家赐刹例有请故也。 金主初居新宮,立太祖原庙于庆元宮,卢彦伦监造宮室。彦伦 ![]() ![]() 己亥,太尉、东京同留守郭仲荀,言所带在京人马已至镇江。 先是帝召仲荀赴行在,仲荀因与刘豫之众五千七百馀人南归。帝谓秦桧曰:“仲荀,善人也,但驭众非所长,姑令驻彼,别选人代之。”桧曰:“孰可当者?”帝曰:“极难其人, ![]() 辛丑,诏:“东京远来宗室子年及二十者,授承信郞;馀廪给之,俟年及取旨。” 壬寅,金遣温都思忠诸路廉问。 甲辰,权刑部侍郞、陕西宣谕使周聿使还,⼊见。聿言:“陕西既归,得地数千里,得兵十三万,得马二万,有四塞之固,居天下上游,可谓強盛。然陕西⼊金十有馀年,城池不修,器甲不备,异时四十万仅支一隅,方才十三万而夏人不敢犯侵者,以金人精兵在內故也。今⽇金人尽去,土地阔远,虽有要塞,其实甚虚。 ![]() ![]() ![]() ![]() 是秋,太行义士峰起,威胜、辽州以来,道不通行。 时金人法苛赋重,加以饥馑,民不聊生。又下令欠债者以人口折还,及蔵亡命而被告者皆死。至是将相大臣如昌、宗磐之徒皆被诛,二帅久握重兵,植 ![]() 冬,十月,辛亥,同签书枢密院事王伦始见金主于御林。伦述帝命,金主悉无所答,使宰相责之曰:“汝但知有元帅,岂知有上国耶!” 癸丑,权尚书刑部侍郞周聿改户部侍郞,太常少卿苏携权刑部侍郞。 权吏部侍郞兼史馆修撰张焘充宝文阁学士、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四川制置局限一月结局。 初,成都乏帅,帝谕秦桧曰:“张焘可付以便宜,使治成都;第道远,恐甚惮行。”桧退,召焘谕旨。焘曰:“君命也,焘其敢辞!”帝大喜,遂有是命。帝谕桧曰:“焘虽安抚一路,如四川前⽇无名横敛,不急冗费,可令蠲减以宽民力。”以成都帅臣而得行四川民事自焘始。 甲寅,枢密行府准备差遣王晞韩,以夏国招抚使王枢至行在。楼炤言:“陕西新复,正与夏国为邻,此等留之无益,还之可使知恩。”乃诏閤门引见,令临安府燕犒,差行在官馆伴。秦桧又召枢至都堂,谕以讲和意,并还近所获夏人之俘百九十人归之,仍命晞韩伴送枢至境上。 己未,尚书礼部侍郞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吴表臣权吏部尚书,兼职如故。 丙寅,洪州观察使、新知鼎州王彦卒于邵州,年五十。荆南旧部曲闻彦之丧,皆即佛宮为位而哭。 彦事亲孝,居官廉。其为将也,与士卒同甘苦,屡破大盗,弟子从军者,未尝沾赏。及将死,召其弟侄,悉以家财分给之。时号名将。然 ![]() 是月,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来朝。 金主复遣翰林待制耶律绍文至驿谕奉使王伦,言:“卿留云中无还朝;及贷之还,曾无以报,反间贰我君臣。”乃遣副使蓝公佐先归,论岁贡、正朔、誓表、册命等事,而拘伦以俟报。已而迁之河间,遂不复遣。 十一月,戊寅,秘书少监郑刚中权尚书吏部侍郞。 定军国承宣使、知秦州兼节制屯驻行营右护军马军吴璘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帝谕大臣曰:“吴玠久在蜀,备著忠绩,虽已优加恤典,然闻其家颇贫,可谓钱三万缗,仍进其弟军职,令抚其家属。”故有是命。 己卯,帝谕辅臣曰:“前⽇议移岳飞屯于襄 ![]() 庚辰,言者论:“今舆地复归,宿师百万,隶籍诸将,非屯田何以善后!今荆南、兴、洋、汝、颍、江、淮之间,沃野千里,尚或丘墟,是地有遗利。诸师所统,自农为兵者不少,战士之外,负荷役使之徒,不无可用,是人有馀力。望令诸路宣府帅臣悉章讲行。”从之。 宣州观察使、知閤门事蓝公佐至燕山,俄而越国王宗弼亦至。公佐惧不免,留四⽇,始听行。 己丑,追复左通直郞、直龙图阁张所,特与一子官,仍赐其家银、绢百匹、两。 先是宣抚使岳飞言所忠义,帝命复旧官。飞又言:“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所以忠许国,义不顾⾝,虽斧钺在前,凛然不易其⾊。乞与旌加褒异,使天下忠义之士皆知所劝。”故有是命。 辛酉,参知政事李光罢。 光与右仆 ![]() 金豫国公昱卒。 是冬,金主谕其政省:“自今四时游猎,舂⽔秋山,冬夏刺钵,并循辽人故事。” 元帅府下令沿河置寨,防渡河南归之人,及与人渡者皆死。 海寇张青乘海至辽东,称南师,遂破苏州;辽土大扰,中原之被掠在辽者,多起兵应之。青初无进取意,既而复去。 金主诏郡县,不得从元帅府擅更签军,俟见御画乃听。 时太行义士王忠植已取石州等十一郡,闻于朝,帝嘉之,拜忠植武功大夫、华州观察使、统制河州忠义军马。忠植,步佛山人也。 初,金人之割地也,以新河为界。朔方盛传驾将北征,民间往往私结徒 ![]() ![]() 知濬州韩常,尝与防御判官宮茵夜饮,论及江、淮、川、陕用兵等事,茵盛言金兵之強,南兵之弱。常曰:“君知其昔,未知其今。今之南军,其勇锐乃昔之我军;我军,其怯懦乃昔之南军。所幸者南方未知耳。” 女真万户呼沙呼北攻蒙古,粮尽而还,蒙古追袭之,至上京之西北,大败其众于海岭。 金主以富勒玛为招讨使,提点夏国、达勒达两国市场。达勒达者,在金国之西北,其近汉地谓之 ![]() ![]() ![]() ○⾼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 舂,正月,辛巳,右仆 ![]() 先是金人遣奉使官、宣州观察使、知閤门事蓝公佐南归,议岁贡、表誓、正朔、册命等事,且索河东、北士民之在南者。是⽇,右正言陈渊⼊对,言:“自公佐之归,闻金人尽诛往⽇主议之人,且悔前约,以此重有要索。臣谓和战二策,不可偏执。”帝语渊曰:“今⽇之和,不惟不可偏执,自当以战为主。” 既而吏部员外郞许忻出为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将行,亦上疏言:“臣窃见金人为本朝患,十六年于兹矣。昨张通古辈来议和好,陛下以梓宮、⺟后、渊圣之故,俯从其 ![]() ![]() 金以都元帅宗弼领行台尚书省事,命诸州郡军旅之事决于帅府,民讼钱⾕,行台尚书省治之,宗弼兼综其事。金主命宗室子亮赴宗弼军行任使,旅以为行军万户。亮,宗⼲第二子也,时年十八。 乙酉,以集英殿修撰、京畿都转运使莫将试工部侍郞,充护梓宮、奉 ![]() 初,兗人张汇,从其⽗行正守官保州,留敌不能归,至是闻元帅府主管汉儿文字蔡松年言敌有渝盟意,遂与燕人王晖、开封刘炎谋,夜自新乡渡河赴行在,上疏言敌情利害。大略以为:“敌主懦将骄,兵寡而怯,又且离心,民怨而困,咸有异意。邻国延颈以窥隙,臣下侧目以观变,寇盗外起,亲戚內 ![]() ![]() ![]() 辛卯,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宮李纲薨于福州。 纲之弟校书郞经早卒,纲悼恨不已;会上元节,纲临其丧,哭之恸,暴得疾,即⽇薨,年五十八。帝方遣中使徐恂抚问,讣闻,赠少师,徙其弟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维于闽部,以治其丧,令所居州量给葬事。 甲午,太尉、庆远军节度使、东京同留守兼节制军马、京畿营田大使郭仲荀充醴泉观使,从所请也。 诏作忠烈庙于仙人关,以祠吴玠。 丁酉,左通直郞、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尹焞迁一官,致仕,以焞引年告老故也。焞遂居绍兴。 癸卯,帝谓大臣曰:“莫将奉使金国,凡所议事,可一一录付,恐将妄有许可,它⽇必不能守。”时金人所请,朝廷多不从,故有是谕。 是月,夏改元大庆。 二月,辛亥,济州防御使、主管侍卫军马司公事刘锜为东京副留守,仍兼节制军马。 癸丑,诏曰:“永惟三岁兴贤之制,肇自承平,爰暨累朝,遵用彝典。顷缘多事,洊展试期,致取士之年,属当宗祀;宜从⾰正,用复故常。可除科场于绍兴十年仰诸州依条发解外,将省、殿试更展一年,于绍兴十二年正月锁院省试,三月择⽇殿试。其向后科场,仍自绍兴十二年省试为准,于绍兴十四年令诸州依条发解。內将来绍兴十二年特奏名,合出官人有年六十一岁者,许出官一次。” 故集贤殿修撰周常追复宝文阁待制。 常,浦城人,元符末尝为礼部侍郞,坐元祐 ![]() 乙卯,殿中侍御史何铸试右谏议大夫。 庚申,御史中丞廖刚试工部尚书。 刚每因奏事,论君子小人朋 ![]() ![]() 尚书工部侍郞王次翁试御史中丞。 壬戌,尚书户部侍郞周聿充显谟阁待制、枢密都承旨。 丁卯,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西京留守孟庚为左宣奉大夫、东京留守兼权知开封府。 资政殿大学士、左通奉大夫、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张守,资政殿学士、左中大夫、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路允迪,资政殿学士、左中大夫、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叶梦得,并进一官。 三月,己卯,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范同权尚书吏部侍郞。 丙戌,成都府路安抚使张焘始至成都。 初,焘自京、洛⼊潼关,已闻金人有败盟意,逮至长安,所闻益急。焘遽行,见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为言和尚原最为要冲,自原以南,则⼊川路,若失此原,是无蜀也。世将曰:“蜀口旧戍皆精锐,最号严整,自朝旨撤戍之后,关隘撤备,世将虽屡申请,未见行下,公其为我筹之。”焘遂为世将草奏,具言事势危急,其速徙右护军之戍陕右者还屯蜀口,又请赐料外钱五百万缗以备缓急。 辛卯,赐京东、淮东宣抚使韩世忠、淮西宣抚使张俊燕于临安府,以其来朝故也。 初,诸大将⼊觐,陈兵阅于噤中,谓之內教。至是统制官呼延通因內教,出不逊语,中丞王次翁乞斩通以肃军列,因言:“祖宗著令,寸铁⼊皇城者,皆有常刑。今使武夫悍卒披坚执锐于殿廷之下,非所以严天陛也。”內教遂罢。 丙申,礼部侍郞充大金贺正旦使苏符自东京还行在。 初,徽猷阁待制洪晧既拘冷山,颇为陈王希尹所厚。希尹问以所议十事,晧折之曰:“封册,虚名,年号,南朝自有;金三千两,景德所无;东北宜丝蚕,上国有其地矣,绢恐难增也。至于取淮北人,摇民害计,恐必不能。”希尹曰:“吾 ![]() ![]() 符至东京,敌人拒不纳。符乃还。 丁酉,诏:“川陕宣抚使,自今或警急,其调发军马,描置钱粮,应⼲军事待报不及,并许胡世将随宜措置。”用世将请也。 时谍报河东、北签军备粮,来戍河中,收复河南州郡。都元帅宗弼又传令:“宋国系和议之国,存留桥路往来,已调绛、蒲、解州三万夫过河修叠堤岸,仍差马军编栏,令同州照验。”世将虑其出没不测,即具以奏,且遣兵备之。 己亥,彰武军承宣使、枢密院都统制、知延安府、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郭浩移知永兴军,兼节制陕西诸路军马。 壬午,奉安徽宗皇帝、显恭皇后、显肃皇后神御于天章阁之西神御殿。 癸卯,故朝散郞邓忠臣,特赠直秘阁。 夏,四月,乙巳朔,金温都思忠廉问诸路,得廉吏杜遵晦以下百二十四人,各进一阶;贪吏张轸以下二十一人,皆罢之。 戊申,诏:“三公、三少带节钺者,并序班在宗室开府仪同三司之下。”时以诸大将官⾼,故裁抑之。 癸丑,显谟阁直学士赵彬为尚书兵部侍郞。 金中书令蜀王尼楚赫薨,年六十八,后谥武襄。 乙丑,宰相率百官启建天申节道场,以梓宮未还,不用乐。 丁卯,金主如上京。 时降将郦琼为金人所用,知金将南伐,语其同列曰:“琼向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陈督战,矢石 ![]()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未删节》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谨,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古城小说网免费提供毕沅作品集续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