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最新未删节在线阅读免费下载 |
![]() |
|
古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9736 |
上一章 九十九纪宋 下一章 ( → ) | |
起強圉协洽七月,尽八月,凡二月。 ○⾼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文武昭仁宪孝皇帝建炎元年(金天会五年) 秋,七月,己丑朔,诏:“诸路常平司见在金银,并起发赴行在。” 自宣和末,群盗蜂起,其后勤王之兵,往往溃而为盗。至是祝靖、薛广、 ![]() ![]() 时昱犯沂州,守臣闭门,以官 ![]() ![]() ![]() ![]() 辛卯,籍东南诸州神霄宮田租及赡学钱以助国用。 谏议大夫宋齐愈罢职。言者论齐愈在皇城司,首书“张邦昌”字以示议臣,遂下台狱。 甲午,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士珸,以义兵复洺州。 初,士珸从上皇北迁,次洺州城东五里, ![]() ![]() 金主赐左副元帅宗翰券书,除反逆外,咸赦勿论。 乙未,以范琼为定武军承宣使、御营使司同都统制。 丙申,诏:“诸路米纲,以三分之一输行在,其馀赴京师。”时京师军民方阙食,故命济之,仍以空舟载六曹案牍及甲器赴行在。 江淮发运副使向子諲言:“去岁闰月,得渊圣皇帝蜡诏,令监司、帅守募兵勤王。臣即时遍檄所部,而六路之间,视之漠然;间有团结起发,类皆儿戏,姑以避责。唯淮东一路,臣亲率诸司,耝成纪律。今京城已失,二帝播迁,夫复何言!然傥置赏罚而不行,臣恐诸路玩习故常,恬不知畏。愿诏大臣案劾诸路监司不勤王者,与夫号为勤王而灭裂者,悉加显黜,以为将来误国忘君之戒!”诏诸路提刑司究实以闻。 戊戌,朝请郞、知海州魏和言:“海州至登、莱最近,而登、莱复与金人对境。近闻金人于燕山造舟, ![]() 东都宣武卒杜林戍成都,谋叛,伏诛。 初,平 ![]() ![]() 渊圣皇帝自云中至燕山府,居愍忠寺。 辛丑,右正言邓肃,请窜斥张邦昌伪命之臣;右司谏潘良贵,亦言宜分三等定罪。帝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上。肃言:“叛臣之上者,其恶有五:一,诸侍从而为执政者,王时雍、徐秉哲、吴幵、莫俦、李回是也;二,诸庶官及宮观而起为侍从者,胡思、硃宗、周懿文、卢襄、李擢、范宗尹是也;三,撰劝进文与撰赦书者,颜博文、王绍是也;四,事务官者,金人方有立伪楚之语,朝士遂私订十友为事务官,讲求册立之仪,搜求供奉之物,悉心竭力,无所不至;五,因邦昌更名者,何昌言、昌辰是也。已上乞定为上等,置之岭外。次者,其恶有三;一,执政,侍从、台谏称臣于伪楚及拜于庭者,如冯澥、曹辅、李会、洪刍、黎确诸人是也;二,以庶官而升擢者;三,愿为奉使,如黎确、李健、陈戬者。已上乞定为次,于远小处编管。”时王时雍、徐秉哲已先窜,乃诏吴幵移韶州,莫俦移惠州;卢襄、范宗尹、朝奉郞硃宗责衡、鄂、岳三州,并安置。冯澥、李会并降三官,为秘书少监,分司南京,澥成州、会筠州居住;故工部侍郞何昌言,追贬隰州团练副使;通直郞、新通判南剑州何昌辰,除名,永州编管;朝请大夫黎确,朝散郞李健,尚书虞部员外郞陈戬,并与远小监当;承议郞、侍御史胡舜陟,朝散郞、新知无为军胡唐老,奉议郞、守殿中侍御史马伸,朝散郞、监察御史齐之礼,朝请郞、新知衢州姚舜明,宣教郞、新知江州王俣,皆降二官。撰劝进文及事务官,令留守司具姓名申尚书省。唐老、舜明、俣皆坐尝为台官,伸尝请邦昌复辟而不自言,故例贬秩。 观文殿学士耿南仲,龙图阁学士耿延禧,坐⽗子主和,夺职奉祠,用邓肃再疏也。 壬寅,侍御史胡舜陟,除秘阁修撰、知庐州。 时淮西盗贼充斥,舜陟至,修治城池、楼橹、战棚,又增筑东西⽔门,固濠垒以备冲击,庐人始安。 癸卯,尚书右丞吕好问罢,以资政殿学士知宣州。 好问与李纲论事不合,会邓肃奏伪命臣僚。其言事务官微及好问。帝札示纲曰:“好问心迹与馀人不同,言者所不知,仰尚书省行下。”好问惭,力求去,且上疏自理曰:“昨者邦昌僭号之时,臣若闭门避事,实不为难。念臣世受国恩,异于众人,故忍聇含垢,逭死朝夕,不避金人灭族之祸,遣使赉书陛下。天佑神助,得睹今⽇中兴之业,臣之志愿毕矣。若不速为引退,使言者专意于臣而忘朝廷之急,则两失其宜。”疏⼊,乃有是命。 延康殿学士、提举南京鸿庆宮许翰守尚书右丞。靖康中,李纲与翰同在枢府,知其贤,至是力荐于帝,遂用之。 ![]() 甲辰,孟忠厚充徽猷阁待制,提举 ![]() 乙巳,诏幸东南,来舂还阙。 时⻩潜善、汪伯彦皆 ![]() ![]() ![]() ![]() 张悫言:“户部财用,唯东南岁运,最为大计。自治平、嘉祐以前,轮发运使一员在真州催督江、浙等路粮运,一员在泗州催督真州至京粮运。自奷臣变 ![]() 丁未,诏:“兵部郞官、太常寺官各一员,內侍二员,诣京师奉 ![]() 帝命京城留守宗泽移所拘金使于别馆,优加待遇。泽奏曰:“臣不意陛下复听奷谋,浸渐望和,为退奔计。营缮金陵,奉元祐太后,遣官奉 ![]() ![]() 以张浚为殿中侍御史。 诏:“明达皇后、明节皇后应于典礼,并依温成皇后故事施行。” 己酉,罢四道都总管。 初,李纲请于陕西、京东、西、河北东路各置制置使,假以便宜,远近相援。帝遂罢四总管而置诸路制置使。时西道都总管孙昭远初至河南府,调陕西、河北义兵合万人,栅伊 ![]() 庚戌,诏诸兵八月会行在,后期者必诛。 癸丑,卫尉少卿卫肤敏言:“汴都蹂践之馀,不可复处。瞧 ![]() ![]() ![]() ![]() ![]() ![]() 乙卯,改靖康军为保成军,以守臣折可求言其犯年号也。 丙辰,张所、王燮、傅亮辞行。 先是李纲建议遣所、亮措置两河,乃⽩帝,赐所內府钱百万缗,为半年之费,给空名告千馀道,又以京畿卒三千人为卫,将佐官属,许自辟置。 所请置司京北,招谕山寨兵民,俟就绪⽇渡河,先复怀、卫、浚州及真定,次解中山之围,给地养民为兵,如陕弓箭手法。初,靖康之割两河也,所为御史,独建言以蜡书募河朔兵民⼊援,士民喜,故所之声満河朔。 亮请置司陕府,从之。亮,西人,习古兵法,纲谓可为将,奏用之。亮复言:“今经制司所得兵才万人,皆盗贼及溃散之卒,未经训练,难以取胜。陕西正兵及弓箭手皆精锐,旧以童贯赏罚不当,陷于民间;若厚资给以募之,不旬⽇可得二万人,与正兵相表里,度州县可复即复之。” 所、亮既行,两河响应。⻩潜善疾纲之谋,建议遣河北经制使马忠节制军马,俾率兵渡河。有雄州弓手李成者,勇闻河朔,积功为本县令。雄州失守,成 ![]() ![]() 曹勋自燕山间行至南都,以上皇所授御⾐进。帝见⾐中八字,泣以示辅臣。 诏华国靖恭夫人李氏杖脊配军营。李氏私侍张邦昌,及邦昌还东府,李氏送之,有语斥乘舆。帝命即內东门推治,李氏辞服,帝由是有诛邦昌意矣。 丁巳,诏慰抚东南诸路。 先是经制使翁彦国,被旨修江宁城池、宮室,两浙转运判官吴昉助之。有击登闻鼓者,诉其横敛,⻩潜善、汪伯彦以彦国女为纲弟维妇,因密启之。会彦国卒,因落昉职,与宮观;并慰抚东南,仍起复直龙图阁赵明诚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 傅雱等至巩县,檄河 ![]() 金左副元帅宗翰奏:“河北、河东府镇州县,请择前资官良能者任之,以安新民。”金主遣耶律晖等从宗翰行,诏⻩龙府路、南京路、东京路于所部各选如耶律晖者遣之。 是⽇,赐故淄州团练使、广南西路兵马都监、知融州李拱家银帛,以拱领兵⼊援京城,死于敌也。 贼史斌据兴州,僭号称帝;守臣向子宠弃城遁。斌遂自武兴谋⼊蜀,成都府、利路兵马钤辖卢法原与本路提点刑狱邵伯温共谋遣兵扼剑门,斌乃去。法原,秉之子;伯温,雍之子也。 八月,戊午朔,洪刍等流窜有差。 初,刍等坐围城中事属吏,帝命马伸劾之。狱具,刍坐纳景王宠姬曹氏,降授朝散郞;陈冲坐括金银自盗,与宮人摘花饮酒,朝请郞金大均坐盗噤中麝脐,私纲乔贵妃侍儿乔氏,朝散大夫周懿文,朝议大夫张卿材,朝奉郞李彝,皆坐与宮人饮酒,朝请郞王及之,坐苦辱宁德皇后女弟,皆辞服。议者以刍、冲、大均当死,帝以新政,重于杀士大夫,乃诏刍、冲、大均长流沙门岛,责懿文、卿材、彝、及之为陇、文、茂、随四州别驾,懿文英州、卿材雷州、彝新州、及之南恩州安置。 徙宗室于江淮以避敌,愿留京师者听之,于是南班至江宁者三十馀人。又移南外宗正司于镇江府,西外于扬州。 杭州军 ![]() 帝初立,遣勤王兵还诸道,杭兵才三百,其将得童贯残兵与俱,军校陈通等谋为变。至是军士纵火,杀士曹参军及副将⽩均等十二人。翼⽇,执守臣龙图阁直学士叶梦得,诣金紫光禄大夫致仕薛昂家,杀两浙转运判官吴昉。转运判官顾彦成闻 ![]() ![]() 己未,元祐太后发京师。 庚申,刘光世为奉军国节度使,韩世忠为定军国承宣使,张俊落阶官,并赏平贼功也。 辛酉,洺州防御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李庠为东京副留守,以郭仲荀将所部扈元祐太后至南京故也。 御营司都统制范琼将至襄 ![]() 以李纲守尚书左仆 ![]() ![]() 先是纲奏以秋末幸南 ![]() 张悫兼御营副使。癸亥,命御营使大阅五军人马。自是执政皆有亲兵。 丁卯,张悫言:河朔之民,愤于兵 ![]() 己巳,诏:“诸路兵非专被旨者,毋得会行在。” 是⽇,傅雱等至河 ![]() 初,尊元祐皇后为元祐太后,尚书省谓元学犯后祖讳,请以居宮为称。至是,庚午,更称隆祐太后,所居名隆祐宮。 壬申,先是河北宣抚使张所,招徠豪杰,以忠翊郞王彦为都统制,效用人岳飞为准备将。飞初补承信郞,以战功迁秉义郞。帝初立,上书论⻩潜善、汪伯彦不图恢复,以越职夺官。至是归所,所问曰:“汝能敌几何?”飞曰:“勇不⾜恃,用兵在先定谋。栾枝曳柴以败荆,莫敖采樵以致绞,皆谋定也。”所矍然曰:“君殆非行伍中人!”借补修武郞、閤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飞因进说曰:“家国都汴,恃河北以为固,苟冯据要冲,峙列重镇,则京师 ![]() 赵子崧言杭州军变,遣京畿第二次刘俊往捕,又命御营统制辛道宗将西兵二千讨之。 癸酉,耿南仲责授单州团练副使,南雄州安置。 乙亥,李纲罢。 先是张所至京师,河北转运副使、权京北留守张益谦,附⻩潜善意,奏所置司京北不当,又言招抚司置后,河北盗贼愈炽,不若罢之。纲言:“所留京师招集将佐,今尚未行,不知益谦何以知其 ![]() ![]() ![]() 殿中侍御中张浚复论纲虽负才气,有时望,然以私意杀侍从,典刑不当,不可居相位;又论纲杜绝言路,独擅朝政,事之大小,随意必行,买马之扰,招军之暴,劝纳之 ![]() 邓肃言:“人主职在任相,陛下初登九五,召李纲于贬所,任以台衡,待之非不专也;但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陛下尝顾臣曰:‘李纲真以⾝殉国者!’今遽罢之,责辞甚严,既非台章,又非谏疏,不知遣辞者何所据依?且两河百姓,数月无所适从,及纲措置一月,而兵民稍已安集。伪楚之臣,纷然皆在朝列,及纲先逐邦昌,而叛 ![]() 许翰亦言:“纲忠义英发,舍之无以佐中兴。今纲既罢,留臣无益。”因力求去,帝未许。然潜善等皆有逐之之意矣。 丙子,浙东安抚翟汝文以兵七千渡江。先是杭贼陈通等绐汝文来受降,及至城下,贼不听命,汝文复还越州。于是通等尽刺城下強壮为军,有众数万。 丁丑,隆祐太后发南京,郭仲荀部噤旅从,且制置东南诸盗。 己卯,⻩潜善、汪伯彦共议,悉奏罢李纲所施行者。是⽇,先罢诸路买马,唯陕西诸州各买百匹,其劝民出财助国指挥勿行。已而傅亮以⺟病归同州,张所亦以罪贬,招抚、经制司皆废矣。 庚辰,诏:“榜谕为盗军民,率众归降,当赦其罪,仍审量事理,命以官资。若敢抗拒,仍旧为恶,则掩杀正贼外,⽗⺟ ![]() ![]() 辛巳,颜岐复为御史中丞,辞不拜,改工部尚书。 壬午,斩太生学陈东、抚州进士欧 ![]() 先是帝闻东名,召赴行在。东至,上疏言宰执⻩潜善、汪伯彦不可任,李纲不可去,且请上还汴,治兵亲征, ![]() 甲申,许景衡为御史中丞。 中书舍人硃胜非试礼部侍郞,仍兼直学士院。 乙酉,遣使往诸路抚谕。 时以金人南侵,朝命隔绝,盗贼踵起,乃遣朝臣分往诸路,体访官吏廉污,军民利病。殿中侍御史马伸使湖、广,吏部员外郞⻩次山使京东、西,兵部员外郞江端友使闽、浙,监察御史寇防使江、淮。时祠部员外郞喻汝砺往四川划刷钱物,王燮、王忠经制河东、北,钱盖在陕西,因就命之。寻诏所至决狱,即死罪当议者,许酌情减降以闻。 许景衡言:“臣闻议者多指开封尹宗泽过失。臣自渡淮,闻泽诛锄強梗,抚循善良,又修守御之备,历历可观。臣窃叹慕,以为去冬京城有如泽等数辈相与维持,则其祸变未至如此其酷也。且开封宗庙社稷之所在,苟 ![]() 景衡又言:“南 ![]() 丙戌,尚书右丞许翰,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宮。 陈东死,翰谓所亲曰:“吾与东皆争李相者,今东戮东市,吾在庙堂,可乎!”乃力求去,故有是命。 金以宗辅为右副元帅,驻兵燕京。宗辅 ![]() 金主诏曰:“河北、河东郡县,职员多阙,宜开贡举取士以安新民。”有司以辽、宋取士之制不同为请,命南北各因其所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 真定拘籍境內进士试安国寺,宋进士褚承亮亦在籍中,匿而不出。军中知其才,严令押试,与诸生对策。主文者侍中刘宵,故辽官,降于金,愤宋助伐金,发策,问宋上皇先道,少帝失信,举人承风旨,极口诋毁。承亮起,诣宵曰:“君⽗之过,岂臣子所宜言琊!”长揖而出,宵为之动容。馀悉放第,凡七十二人,遂号“七十二贤榜”状元许必仕为郞官,一⽇,出左掖门,堕马,首中阃石死。宵荐承亮和槀城县,承亮弃去。 傅雱、马识远至云中,金左副元帅宗翰在凉陉未还,左监军完颜希尹遣其大理卿、昭文馆学士李侗馆伴,问雱使指,雱以二帝表文及国书授之。凡六⽇,乃得见希尹与右监军耶律伊都,权知枢密院事时立爱,席地重氈,参决堂上,兵部尚书⾼庆裔立其旁,雱跪听其语。希尹先言南朝不割三镇事,又言:“通问之初,安可遽及二帝!即不得请,殆 ![]()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未删节》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谨,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古城小说网免费提供毕沅作品集续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