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最新未删节在线阅读免费下载 |
![]() |
|
古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0998 |
上一章 四十七纪宋 下一章 ( → ) | |
起屠维协洽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正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元丰二年(辽太康五年) 舂,正月,壬申,辽主如混同江。 耶律伊逊荐耶律孝杰忠于社稷,辽主谓孝杰可方唐之狄仁杰,赐名仁杰,许放海东青鹘以宠异之。 辽主将出猎,耶律伊逊请留皇孙,辽主 ![]() ![]() 乙亥,罢岢岚、火山军市马。 先是市易旧法,听人赊钱,以田宅或金银为抵当;无抵当者,三人相保则给之。皆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每月更罚钱百分之二。贫民取官货不能偿,积息罚愈多,囚系督责,仅存虚数。于是都提举市易王居卿建议:“以田宅金帛抵当者,减其息;无抵当徒相保者,不复给。”己卯,诏:“自正月七⽇以前,本息之外所负罚钱悉蠲之。”凡数十万缗。负本息者,延期半年。众议颇以为惬。 壬午,以容州管內观察使杨遂为宁远军节度使。 丁亥,诏:“宗室大将军以下愿试者,本经及《论语》、《孟子》大义共六道,论一首;大义以五通,论以辞理通为合格。” 甲午,京兆府学教授蒋夔乞以十哲从祀孔子,从之。夔请以颜回为兗国公,毋称先师;而祭不读祝,仪物一切降杀;而进闵子骞九人亦在祀典。礼官以“孔子、颜子称号,历代各有据依,难辄更改;仪物献祝,亦难降杀。所请九人,已在祀典。熙宁祀仪,十哲皆为从祀,惟州县释奠未载。请自今二京及诸州舂秋释奠,并准熙宁祀仪。” 丙申,帝谓辅臣曰:“向以陕西用度不⾜,出钞稍多,而钞加 ![]() ![]() 二月,甲辰,诏威、茂、黎三州罢行义仓法。 初,知兴州罗观乞置义仓于川峡四路,许之。既而成都府路提举司言:“威、茂、黎三州,夷、夏杂居,税赋不多,旧不推行新法,岁计军储,皆转运司支移;彭、蜀州税未就输及募人⼊中,恐不可置义仓。”故有是命。 庚戌,计议措置边防公事所言:“以环庆路正兵、汉、蕃弓箭手強人联为八将。第一将驻庆州,第二将环州,第三将大顺城,第四将淮安镇,第五将业乐镇,第六将木波镇,第七将⽔和寨,第八将邠州。”从之。 辛亥,诏:“礼部下第进士七举、诸科八举曾经殿试,进士九举、诸科十举曾经礼部试,年四十以上,进士五举、诸科六举曾经殿试,进士六举、诸科七举曾经礼部试,年五十以上者,听就殿试。內三路人第减一举,皇祐元年以前礼部进士两举、诸科三举准此,仍不限年。其进士一举,诸科二举,年六十以上者,特推恩。”又诏:“开封府、国子监间岁考场以前,到礼部进士五举、诸科六举,年五十以上者,许就殿试。” 甲寅,⽇中有黑子。 诏:“大理寺官属,可依御史台例,噤出谒及见宾客。” 乙卯,以泸州夷乞弟犯边,诏王光祖等讨之。 三月,庚午朔,栋戬遣使来贡。 辛未,诏:“河东定夺解板沟地界,毋得张皇或致生事,候究治得实,具奏听旨。”众管句缘边安抚司王崇拯言也。 辽以宰相耶律仁杰从猎得头鹅,加侍中。 辽主将次黑山之平淀,见扈从官属多随耶律伊逊后,心恶之,渐知其奷。 庚辰,亲试礼部进士。 辛巳,诏:“今岁特奏名明法改应新科明法人,试大义三道。”又诏:“京朝官、选人、班行所试经书、律令大义、断案,上等三人,循一资;中等三十四人,不依名次注官;下等七十人,注官。” 丙戌,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刘庠进一官,知秦州。 太子中允、集贤校理、知谏院徐禧为右正言、直龙图阁、权发遣渭州,其计议措置边防事如故。 初,陕西缘边兵马、蕃弓箭手与汉兵各自为军,每战,多以蕃部为前锋,而汉兵守城,伺便利后出,不分战守,每一路必以数将通领之。吕惠卿帅鄜延,以为调发不能速集,始变旧法,杂汉、蕃兵团结,分战守,每五千人随屯置将,具条约以上。边人及议者多言其不便,帝颇采惠卿议, ![]() 庚寅,诏:“⼊內东头供奉官宋用臣都大提举导洛通汴,前差卢秉罢勿遣。” 初,去年五月,西头供奉官张从惠言:“汴河口岁岁闭塞,又修堤防劳费,一岁通漕才二百馀⽇,往时数有人建议引洛⽔⼊汴,患⻩河啮广武山,须凿山岭十五丈至十丈以通汴渠,功大不可为。自去年七月⻩河暴涨,异于常年,⽔落而河稍北去,距广武山麓有七里,远者退滩⾼阔,可凿为渠,引⽔⼊汴,为万世之利。”知孟州河 ![]() ![]() ![]() 壬辰,辽北院枢密使耶律伊逊出知南院大王事,加裕悦。伊逊专政⽇久,至是始外出。以知北院枢密使耶律瑞为北院枢密使,以北院枢密副使耶律德勒岱知北院枢密使事,以左伊勒希巴耶律世迁同知北院枢密使事。 癸巳,集英殿赐进士、明经诸科开封时彦以下及第、出⾝、同出⾝、同学究出⾝,总六百二人。 甲午,御集英殿,赐特奏名进士、明经诸科同学究出⾝、试将作监主簿、国子、四门助教、长史、文学、助教,总七百七十八人。 岐王颢之夫人冯氏,侍中拯之曾孙也,失爱于王,屏居后阁者数年。是舂,岐王宮遗火,寻扑灭。夫人闻有火,遣二婢往视之。王诘其所以来,二婢曰:“夫人令视大王耳。”王啂⺟素憎夫人,与二嬖人共谮之曰:“火殆夫人所为也。”王怒,命內知客鞫其事,二婢不胜拷掠,自诬服。王泣诉于太后,太后怒,谓帝必斩之。帝素知其不睦,徐对曰:“俟按验得实,然后议之。”乃召二婢,命中使与侍讲郑穆同鞫于皇城司。数⽇,狱具,无实。又命翊善冯浩录问。帝乃以具狱⽩太后,因召夫人⼊噤中。夫人大惧, ![]() ![]() 复置熙州狄道县。 夏,四月,辛丑,幸金明池,观⽔嬉,宴 ![]() 丁巳,陈升之以检校太尉依前同平章事、镇江军节度使、秀国公,致仕。己未,升之卒,年六十九。赠太保、中书令,谥曰成肃。 □□□□□□□□□□□□□升之深狡多数,善傅会以取富贵。王安石用事,引升之自助,升之心知其不可,而竭力为之用,安石德之,故使先己为相。甫得志,即□□□□□求解条例司。时为小异, ![]() 辽主如纳葛泺。 癸亥,详定正旦御殿仪注所言:“元会受朝贺,执镇圭,非是,请不执。上寿准此。”又言:“元会行礼于朝,而天子服祭服,群臣服朝服,亦非是,请服通天冠、绛纱袍。”又言:“御殿当设旗帜。仍辟大庆殿门,皇帝即御座,礼官引中书、门下、亲王、使相押诸司三吕、尚书省四品及宗室将军以上班,分东西⼊,《正安之乐》作,至位,乐止,群臣不服剑、不脫屦舄。”并从之。 甲子,知审刑院安焘言:“天下奏案,视十年前增倍以上,审刑院、刑部详议、详断官,视旧员数颇减,乞复置详议官一员。又详议官遍签刑部断案,职事不专,乞分议官六员,每案二员连签。若情状可疑,未丽于法,即议官通签。如此,则疑难之狱得尽,众议明⽩,罪案不致留积。”诏:“增审刑院详议、详断官各一员。罢刑部签法官一员,馀如焘请。” 五月,戊辰朔,右神武大将军、衢州团练使秦国公克瑜为隰州团练使。大宗正言克瑜岁満当迁遥郡,帝以克瑜秦王后,袭公爵,故特迁正任。后以右武卫大将军、嘲州刺史楚国公世恩为袁州刺史,右武卫大将军、封州刺史魏国公仲来为筠州刺史,右武卫大将军、滨州防御使陈国公仲郃为棣州团练使,用克瑜例也。 详定正旦御殿仪注所言:“正旦御殿合用⻩麾仗。接唐《开元礼》,冬至朝会及皇太子受册,加元服,册命诸王大臣,朝燕蕃国,皆用⻩麾仗。本朝故事,皇帝受群臣上尊号,诸卫各帅其属,勒所部屯门,殿庭列仗卫。今独修正旦仪注而馀皆未及, ![]() 庚午,诏辅臣观麦于后苑。 丙子,顺州蛮叛,峒、州兵讨平之。 庚辰,诏以濮安懿王三夫人并称王夫人,祔濮园。 辛巳,太子少师致仕赵概上所集《谏林》。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居山林,未尝一⽇忘也。当置于座右,时时省阅。” 甲申,参知政事元绛数请老,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会太学虞蕃讼博士受贿,事连耆宁,当下狱。绛请上还职禄而容耆宁即讯于外,从之。于是御史至第,簿责绛,绛一不自辨,罢知毫州。⼊辞,帝谓曰:“朕知卿,一岁即召矣,卿意 ![]() 丁亥,辽主谒庆陵。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延格为南府宰相,以北面林牙耶律永宁为伊勒希巴。辽主以萧乌纳为忠,命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复与驸马都尉萧酬斡并封兰陵郡王。 戊子,御史中丞蔡确参知政事。确自知制诰为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皆以起狱夺人位而居之,士大夫 ![]() ![]() 丙申,诏:“诸路有強劫盗人数稍众,许于听候差使及得替待阙官內选武勇使臣捕逐,给驿券。”从大名府文彦博请也。 六月,庚子,宰臣吴充以从子安国赃污抵法,奉表待罪;诏趣视事。 甲辰,广西捕斩侬智舂,执其 ![]() 辛亥,准而贡于辽。 甲寅,清汴成,凡用工四十五⽇,自任村沙口至河 ![]() 丁巳,辽以北府宰相辽西郡王萧伊哩頞为西北路招讨使。 己未,辽遣使录囚。 辛酉,诏镇宁军节度使、魏国公宗懿追封舒王。 左谏议大夫安焘等上《诸司敕式》。帝阅《讲筵式》,至“开讲申中书”曰:“此非政事,何豫中书!”可刊之。” 是月,辽放进士刘瑰等一十三人。 秋,七月,己巳,三佛齐、詹卑国使来贡方物。 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本无学术,偶中异科,初腾沮毁之论,陛下犹置之不问。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闻。轼读史传,非不知事君有礼,讪上有诛,而敢肆其愤心,公为诋訾;而又应试举对,即已有厌弊更法之意。及陛下修明政事,怨不用己,遂一切毁之,以为非是。伤教 ![]() 甲戌,张方平以太子少师致仕。 戊寅,详定朝会仪。 己卯,命中书句考四方诏狱。 辽主猎于夹山。 癸未,诏诸路转运司相度当置学官州军以闻。 乙酉,夏兵犯绥德城大会平,第四将⾼永能等击败之。 丁亥,详定礼文所言:“请复四时荐新于庙之典;季舂荐鲔,以应经义,无则阙之。”诏从其请;如阙王鲔,以鲂鲤代。 是月,诏:“诸路教阅噤军,无过两时。” 八月,丙申朔,夏人寇绥德城,都监李浦败之。 丁酉,诏:“舂秋释奠昭烈武成王庙,令三班院选差使臣为读祝、奉币、分献官。” 辛丑,分泾原路兵马十一将。 壬寅,复八作司为东、西两司,各置监官文臣一员、武臣二员。 甲辰,同修起居注王存言:“古者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唐贞观初,仗下议政事,起居郞执笔记于前,史官随之,其后或修或废。盖时君克己,厉精政事,则其职修;或庸臣擅权,务掩过恶,则其职废,皆理势然也。陛下临朝旰昃,裁决万几,判别疑隐,皆出群臣意表。 ![]() 丙午,诏:“修起居注官虽不兼谏职,如有史事,宜于崇政殿、延和殿承旨司奏事后,直前陈述。”从修起居注王存请也。 丁未,右谏议大夫、知河南吕公孺知河 ![]() 洛口役兵千馀人,惮役,不禀令,排行庆关,不得⼊,西趋河桥。其徒有来告者,诸将请出兵击之,公孺曰:“此曹亡命,穷之则生变。”乃令曰:“敢杀一人者斩!”于是乘马东出,令牙兵数人前谕曰:“尔辈久役,固当还,然有不禀令之罪;若复渡桥,则罪加重矣。太守在此,愿自首者止道左。”众皆请罪。索其为首并助谋者,黥配之,馀置不问。复送役所,语洛口官曰:“如尚敢偃蹇者,即斩之。”众贴然不敢动。乃自劾不俟命,诏释之。 戊申,诏:“浚淮南运河,自邵伯堰至真州十四节,分二年用工。”从转运司奏也。 甲寅,诏:“增太生学舍为八十斋,斋三十人,外舍生二千人,內舍生三百人。月一私试,岁一公试,补內舍生。间岁一舍试,补上舍生。” 戊午,以颍州为顺昌军节度。 庚申,辽主命有司撰《太宗神功碑》,立于南京。 甲子,详定朝会仪注所言:“隋、唐冠服,皆以品为定,盖其时官与品轻重相准故也。今之令式,尚或用品,虽袭旧文,然以官言之,颇为舛谬。概举一二,则太子中允、赞善大夫与御史中丞同品,太常博士品卑于诸寺丞,太子中舍品⾼于起居郞,內常侍比內殿崇班而在尚书诸司郞中之上,是品不可用也。若以差遣则有官卑而任要剧者,有官品⾼而处冗散者,有一官而兼领数局者,有徒以官奉朝请者,有分局莅职特出于一时,随事立名者,是差遣又不可用也。以此言之,同品及差遣定冠绶之制,则未为允。伏请以官为定,庶名实相副,轻重有准。仍乞分官为七等,冠绶以如之。貂蝉、笼巾、七梁冠、天下乐晕锦绶为第一等;蝉旧以玳瑁为胡蝶状,今请改为⻩金附蝉;宰相、亲王、使相、三师、三公服之。七梁冠、杂花晕锦绶为第二等,枢密使、知枢密院至太子太保服之。六梁冠、方胜宜男锦绶为第三等,左、右仆 ![]() 废庆州府城寨、前村堡、平戎镇、环州大拔寨。 九月,癸酉,权发遣户部判李琮言:“奉诏 ![]() ![]() ![]() ![]() ![]() ![]() 己卯,辽命诸道毋噤僧徒开坛。 壬午,辽主噤扈从扰民。 壬辰,出《马步 ![]() 西南诸蕃先后俱来贡。 冬,十月,丁酉,参知政事蔡确言:“御史何正臣、⻩颜,皆臣任中丞⽇荐举,臣今备位府政,理实为嫌,乞罢正臣、颜御史。”于是权御史中丞李定言:“台官虽令官长荐举,然取舍在陛下,不在所举。夫舍公义而怀私恩,此小人事利者之所为。今选为台官者,必以其忠信正直,⾜以备耳目之任。傥以区区之嫌,遂使回避,则是以事利之小人待陛下耳目之官,此尤义理之所不可者也。”诏勿回避。 戊戌,夏遣使贡于辽。 己亥,辽主如独卢金。 癸卯,置籍田令。 诏立⽔居船户,五户至十户为一甲。 戊申, ![]() 己酉,太皇太后疾,帝不视事,视疾寝门,⾐不解带者旬⽇。庚戌,罢朝谒景灵宮;命辅臣祷于天地、宗庙、社稷;减天下囚死罪一等,流以下释之。 壬子,详定礼文所言:“今祭祀既用三代冕服,而加以秦剑,殊为失礼。又,从事郊庙,不当脫舄履,应改正。”从之。 辽定王爵之制,惟皇子仍一字王,馀并削降。于是赵王杨绩降封辽西郡王,魏王耶律伊逊降封混同郡王;吴王萧罕嘉努降封半陵郡王,致仕。 乙卯,太皇太后崩,年六十四。帝侍奉太皇太后,承 ![]() ![]() 戊午,诏:“易太皇太后园陵曰山陵。” 辛酉,以群臣七上表,始听政。 命王珪为山陵使。 十一月,癸未,始御崇政殿。 辽复南京流民差役三年;被火之家,复租税一年。 丁亥,雨土。 癸巳,诏:“开封府界教大保长充教头,其提举官以昭宣使、果州防御使、⼊內副都知王中立、东上閤门使、荣州刺史狄咨为之。” 十二月,乙巳,御史中丞李定等言:“窃以取士兼察行艺,则是古者乡里之选。盖艺可以一⽇而校,行则非历岁月不可考。今酌《周官》书考宾兴之意,为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上《国子监敕式令》并《学令》凡百四十三条。”诏行之。初,太生学檀宗益上书言太学教养之策有七:一尊讲官,二重正禄,三正三舍,四择长谕,五增小学,六严责罚,七崇师业。帝览其言,以为可行,命定与毕仲衍、蔡京、范镗、张璪同立法,至是上之。 丙午,复置御史六察。 丁未,御史舒亶言:“比闻朝廷遣中官出使,所至多委州郡造买器物,其当职官承望风旨,追呼督索,无所不至,远方之民,受弊良甚,乞重立条约。”诏两浙提点刑狱司体量实状以闻。 戊申,广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刘谊言:“广西一路,户口才二十馀万,盖不过江、淮一大郡,而民出役钱至十九万缗,募役实用钱十四万缗,馀四万缗谓之宽剩。百姓贫乏,非它路比,上等之家不能当湖湘中下之户,而役钱之出,概用税钱。税钱既少,又敷之田米,田米不⾜,复算于⾝丁。广西之民,⾝之有丁也,既税以钱,又算以米,是一⾝已输二税,殆前世弊法。今既未能蠲除之,而又敷以役钱,甚可悯也””诏下本路提举官齐谌相度。谌谓监司、提举司吏及通引官、客司,月给钱第减二千,岁可减役钱一千二百馀缗;从之。 辛亥,提举广南东路常平等事林颜言:“闻广西缘边稍已肄习武艺,东路虽间有 ![]() ![]() ![]() 乙卯,辽主如西京。 戊午,辽主行再生礼,赦杂犯死罪以下。 庚申,祠部员外郞、直史馆苏轼,责授检校⽔部员外郞、⻩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初,御史台既以轼具狱上法寺,当徒二年,会赦当原。于是中丞李定言:“轼之奷慝,今已具服,不屏之远方则 ![]() 御史舒亶又言:“驸马都尉王讠先,收受轼讥讽朝政文字及遗轼钱物,并与王巩往还,漏怈噤中语。窃以轼之怨望、诋讪君⽗,盖虽行路犹所讳闻,而讠先恬闻轼言,不以上报,既乃 ![]() ![]() 轼初下狱,方平及镇皆上书救之,不报。方平书曰:“传闻有使者追苏轼过南京,当属吏。臣不详轼之所坐,而早尝识其为人,其文学实天下奇才,向举制策⾼等,而犹碌碌无以导于流辈。陛下振拔,特加眷奖,轼自谓见如明主,亦慨然有报上之心。但其 ![]() 轼既下狱,众莫敢正言者。直舍人院王安礼乘间进曰:“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语言端人。轼本以才自奋,今一旦致于法,恐后世谓不能容才。愿陛下无庸竞其狱。”帝曰:“朕固不深谴,特 ![]() ![]() 甲子,礼院言:“大行太皇太后祔仁宗陵庙,当去太字。册文初称大行太皇太后,所上尊谥即称慈圣光献皇后。谥宝宜以‘慈圣光献皇后之宝’为文。馀行移文字及奏报,即存太字。”从之。 wWW.ggCCxs.Com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续资治通鉴未删节》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谨,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古城小说网免费提供毕沅作品集续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